01 化学平衡状态

可逆反应

概念

在相同条件下,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,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。

在化学方程式中用 $\xrightleftharpoons{}$ 表示。

可逆反应的特征

  1. 双向性:可逆反应分为方向相反的两个反应——正反应和逆反应。

  2. 双同性:在同一条件下,正、逆反应同时进行

  3. 共存性:反应物的转化率小于 $100%$,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

化学平衡状态

概念: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,当正、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,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恒定时,这个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。

化学反应平衡的建立:

  1. 反应开始时,反应物的浓度最大, $v(\text{正})$ 最大,生成物的浓度为 $0$,$v(\text{逆})$ 为 $0$。

  2. 反应进行时,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,$v(\text{正})$ 逐渐减小,生成物浓度由 $0$ 逐渐增大,$v(\text{逆})$ 从 $0$ 逐渐增大。

  3. 达到平衡时,$v(\text{正}) = v(\text{逆})$,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不变。

判断化学平衡状态:

  •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。

  • 变量不变,即达平衡

例如反应 $m\ce{A}{(g)}+n\ce{B}{(g)} \xrightleftharpoons{} p\ce{C}{(p)} + q\ce{D}{(g)}$:

状态

是否一定平衡

各物质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分数一定时

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时

各物质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时

总体积、总压强、总物质的量

否$^{(1)}$

单位时间内消耗 $m\ \text{mol}\ \ce{A}$,同时生成 $m\text{ mol }\ce{A}$

单位时间内消耗 $n\text{ mol }\ce{B}$,同时消耗 $q\ \text{mol}\ \ce{D}$

是$^{(2)}$

$(1)$:对于该反应,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计量数相同,反应前后总物质的量、总体积、总压强不变(不是变量),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。

$(2)$:消耗 $q\text{ mol } \ce{D}$,生成 $n \text{ mol } \ce{B}$,$\ce{B}$ 的量不变。

最后更新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