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机化学基础 · 考点 · 「有机推断」
根据 反应条件 确定官能团
「$\ce{NaOH}$ 水 溶液、加热」为 $\ce{-X}$ 、酯基、酰胺基的水解反应
「$\ce{NaOH}$ 醇 溶液、加热」为 $\ce{-X}$ 的消去反应
「浓 $\ce{HNO3}$、浓 $\ce{H2SO4}$、加热」为苯环上的硝化反应
「浓 $\ce{H2SO4}$、加热」为 $\ce{R-OH}$ 的消去反应或酯化反应
「浓 $\ce{H2SO4}$、加热」为酯( $\ce{R-COO-R'}$ )的水解反应
「$\ce{Cl2/Fe}$ 或 $\ce{FeCl3、Br/Fe}$ 或 $\ce{FeBr3}$」 为苯环上的取代反应
「$\ce{Cl2/}$ 光照」优先想到烷烃或烷基(如 $\ce{-CH3}$ )的氯代、苯的同系物(如甲苯)侧链烷基上的氯代等
「$\ce{O2/Cu、△}$」为醇羟基的催化氧化或醛基的催化氧化
「$\ce{Ag(NH)2OH/△}$」或「新制的 $\ce{Cu(OH)2/△}$」为醛基的氧化反应
「$\ce{H2/Ni}$」:碳碳双键、碳碳三键、醛基、羰基、苯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
根据 实际或特征现象 确定官能团
使 $\ce{KMnO4(H+)}$ 褪色的有机化合物
褪色原理一般为发生了氧化反应
分子中含有 碳碳双键、碳碳三键 的不饱和有机化合物
苯的同系物(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上有氢原子)
与醛类等有 醛基 的有机物(如醛、甲酸、葡萄糖、麦芽糖等)发生氧化还原反应
与 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的醇类物质,如甲醇、乙醇等
酚类物质 (由于其氧化产物也可能有颜色,所以其褪色不一定明显)
与具有还原性的无机还原剂(如 $\ce{H2S、SO2、KI、FeSO4、HCl}$ 等)发生反应,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
使溴水褪色的有机化合物
分子中含有 碳碳双键、碳碳三键 的不饱和有机化合物
含有 醛基 的物质,如醛类、糖类
酚羟基所连碳原子的邻、对位上有氢原子 的酚类物质
萃取
密度大于 1 的溶剂(水在上层):四氯化碳、氯仿、溴苯、二硫化碳等
密度小于 1 的溶剂(水在下层):液态的饱和烃、直馏汽油、苯及其同系物、液态环烷烃、液态饱和酯
使 溴水褪色等同于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,但 醛基 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
因为 由 $\ce{CH3CHO +Br2 +H2O=CH3COOH +2HBr}$ ,醛基只有在水存在时,才得以被氧化成羧基
与碱性溶液(如 $\ce{NaOH、Na2CO3}$ 溶液等)反应,使溴水褪色
与较强的无机还原剂(如 $\ce{H2S、SO2、KI、FeSO4}$ 等)发生反应,使溴水褪色
其它:石油产品(裂化气、裂解气、裂化石油等),天然橡胶等
其他
与 $\ce{H2}$ 发生加成反应:碳碳双键、碳碳三键、醛基、酮羰基、苯
遇 $\ce{FeCl3}$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,或加入饱和溴水出现白色沉淀:$\ce{-OH(酚)}$
加入新制的 $\ce{Cu(OH)2}$ ,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,加热有银镜生成:$\ce{-CHO、HCOO-}$(甲酸酯基)
遇 $\ce{I2}$ 变蓝:淀粉
遇浓硝酸变黄: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
加入茚三酮溶液并加热,溶液显紫蓝色:蛋白质、$α-$ 氨基酸
根据 有机反应中的定量关系 推断 官能团的数目
烃和卤素单质的取代:取代 $\ce{1mol}$ 氢原子,消耗 $\ce{1mol}$ 卤素单质( $\ce{X2}$ )
碳碳双键的加成:与 $\ce{H2、Br2、HCl、H2O}$ 等加成时按物质的量之比为 $1:1$ 反应
含 $\ce{-OH(醇、酚)}$ 的有机物与 $\ce{Na}$ 反应时: $\ce{2mol}$ $\ce{-OH}$ 生成 $\ce{1mol}$ $\ce{H2}$
$\ce{1 mol-COOH、-OH(醇、酚)}$ 与 $\ce{Na2CO3}$ 溶液产生 $\ce{0.5mol H2}$
$\ce{1 mol-COOH、-OH(酚)}$ 与 $\ce{Na2CO3}$ 溶液产生 $\ce{0.5mol CO2}$
$\ce{1 mol-COOH、-OH(酚)}$ 与 $\ce{NaHCO3}$ 溶液产生 $\ce{1mol CO2}$
醛基( $\ce{-CHO}$ )的定量关系
$\ce{1mol}$ $\ce{-CHO}$ 与 $\ce{2mol}$ $\ce{[Ag(NH3)2]OH}$ 反应,生成 $\ce{2mol}$ $\ce{Ag}$
$\ce{1mol}$ $\ce{-CHO}$ 与 $\ce{2mol}$ $\ce{Cu(OH)2}$ 反应,生成 $\ce{1mol}$ $\ce{Cu2O}$
$\ce{1mol}$ 甲醛含 $\ce{2mol}$ $\ce{-CHO}$ ,其余定量关系和上述相同
有机物与 $\ce{Cu(OH)2}$ 的定量关系
水解:$\ce{1mol}$ $\ce{-CHO}$ $\ce{->}$ $\ce{2mol}$ $\ce{Cu(OH)2}$
中和:$\ce{1mol}$ $\ce{-COOH}$ $\ce{->}$ $\ce{1mol}$ $\ce{Cu(OH)2}$
有机物与 $\ce{NaOH}$ 的定量关系
中和:
$\ce{1mol}$ $\ce{-COOH->}$ $\ce{1mol}$ $\ce{NaOH}$
$\ce{1mol}$ $\ce{-OH(酚)->}$ $\ce{1mol}$ $\ce{NaOH}$
水解:
注意酚酯等有多个符合条件的物质,既有水解又有中和,如:
( $\ce{1mol}$ 酯基水解用去 $\ce{1mol}$ $\ce{NaOH}$ ,水解后生成 $\ce{1mol}$ 的 $\ce{-OH(酚)}$ 被中和再消耗 $\ce{1mol}$ $\ce{NaOH}$)
若卤素原子取代在苯环上,碳卤键水解后能还能进行酚的中和,消耗 $\ce{2mol}$ $\ce{NaOH}$ 反应
$\ce{Ph-Br +2NaOH->Ph-ONa +NaBr +H2O}$
物质转化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( $M$ 代表第一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)
$\ce{&RCH2OH&->&RCHO&->&RCOOH}\&M&&M-2&&M+14$(醇、醛、酸的连续氧化)
$\ce{&RCH2OH&->[CH3COOH][浓 H2SO4,\Delta]&CH3COOCH2R}\&M&&M+42$(乙酸的酯化反应)
$\ce{&RCHOOH&->[CH3CH2OH][浓 H2SO4,\Delta]&RCOOCH2CH3}\&M&&M+28$(乙醇的酯化反应)
根据 特征产物 推断 碳骨架结构和官能团位置
若醇能被氧化为醛或羧酸:含 $\ce{-CH2OH}$ 结构
由取代产物的种类可确定碳骨架结构
由有机化合物发生酯化反应能生成环酯或高聚酯,可确定该有机化合物中含 $\ce{-OH}$ 和 $\ce{-COOH}$ ,并根据酯环的大小,确定 $\ce{-OH}$ 与 $\ce{-COOH}$ 的相对位置
根据 特殊的转化关系 推断 有机物类型
$\ce{醇->[氧化]醛->[氧化]羧酸}$
$\ce{酯->[无机酸或碱]B & C}$
最后更新于